关注微信公众号
时间:2019-08-17 15:09 点击数:1299 作者:东北农业大学
视网膜苍白,高度贫血多见于牛羊,那我们就应该考虑一下为什么会发生贫血?贫血只是简单的食物所提供的营养跟不上动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么?发生了贫血我们应该怎么做?是简单的补充饲料的添加么?
家中养牛的李某发现自家牛羊可视粘膜苍白,误以为是食料供应不佳,营养吸收不够,便在饲料中加入营养添加剂,牛群不但没有出现好转现象,反而更加严重逐渐消瘦,卧地不起,出现死亡牛只,李某将病牛送往当地动物医院进行剖解检查。患畜体质消瘦、下颌水肿、贫血等似慢性肝片形吸虫病的症状。小肠、真胃黏膜水肿,出血,发生出血性胃肠炎,肠黏膜发生坏死和纤维素性炎症,顽固性下痢,粪便呈粥样或水样,常有腥臭味,体温有时升高,食欲减退,精神萎顿,消瘦,贫血,颔下水肿,黏膜苍白,患畜极度衰弱,卧地不起,衰竭而死亡。经诊断病畜感染了前后盘吸虫病,发现此病应及时治疗。
前后盘吸虫的发育与肝片形吸虫相似,在其发育过程中,需要有一个中间宿主参与,其中间宿主为淡水螺。成虫在终未宿主的瘤胃里产卵,虫卵进入肠道,混同粪便一起被排出体外,虫卵在外界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发育成为毛蚴,毛蚴从卵壳内孵出后,进入水中,找到适宜的中间宿主,即钻入其体内,进而发育成胞蚴、雷蚴和尾蚴。尾蚴成熟后离开螺体,附着在水草上形成具有感染力的囊蚴。牛羊在吃草或饮水时吞食了囊蚴而被感染。囊蚴到达肠道后,童虫从囊内游离出来。童虫在附着瘤胃黏膜之前,要先在小肠、胆管、胆囊和真胃内移行,经过数十天后,到达瘤胃发育为成虫。
前后盘吸虫以它强大的吸盘固着在瘤胃的黏膜上,会引起瘤胃局部损伤,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它的童虫在移行过程中,可引起肠黏膜发生卡他性炎症乃至出血性炎症,并给其他器官造成损伤。虫体的代谢产物和分泌物能引起宿主的唇、鼻翼、鼻镜浅的损伤,还能造成患畜贫血,下颌和胸下水肿。
治疗
1.硫双二氯酚 为治疗牛、羊前后盘吸虫病最有效药物之一。牛按60~80mg/kg体重,羊80~100mg/kg体重,口服。该药对瘤胃壁上童虫驱净率为87%,对成虫则是100%。
2.氯硝柳胺(Niclosamide) 本药主要用于羊,剂量为75~80mg/kg体重,对童虫的疗效较好。
3.溴羟苯酰苯胺(Rcsorantel) 本药对前后盘吸虫成虫和童虫的驱净率与硫双二氯酚相似,牛、羊使用剂量均为65mg/kg体重,口服。
预防措施
(1)定期驱虫,每年进行1-2次。
(2)牛羊的粪便要堆积发酵后再使用,以杀虫卵。
(3)消灭中间宿生椎实螺,并尽量不到沼泽、低洼地区放牧。
(4)预防和治疗可用丙硫苯眯陛(抗蠕敏)、左旋咪哩、硫 双二氯酚(别丁)、敌百虫、硝氯酚等药物。
(1)定期驱虫,每年进行1-2次。
(2)羊的粪便要堆积发酵后再使用,以杀虫卵。
(3)消灭中间宿生椎实螺,并尽量不到沼泽、低洼地区放牧。
(4)预防和治疗可用丙硫苯眯陛(抗蠕敏)、左旋咪哩、硫 双二氯酚(别丁)、敌百虫、硝氯酚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