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寄生虫专栏

关注微信公众号

动物寄生虫专栏

家有羊群的牧民请注意!!!若羊只有离群现像,千万要重视!!!

时间:2019-08-17 15:07 点击数:1344 作者:东北农业大学

盛夏来临,青草茂密,河流湍急,又到放牧最佳时期,某牧民于放牧时发现总有几只羊频频脱离羊群,用牧民的话说这是不合群啊,但几天以后发现不合群羊只数量逐渐增多,且最先脱离羊群的羊只开始出现食欲减退,精神沉郁,贫血,消瘦,浮肿等现象,且在羊的粪便中发现蠕动样物体,几天以后数只羊只接连死亡。

  image.png   image.png

为了挽回经济损失,牧羊人将死亡羊只送往当地动物实验室进行检查,在剖检过程中发现病羊腹腔中充满血水,其中含有幼小虫体;肝脏中大和充血,有时可见到正在钻入肝脏的幼虫;有些羊只肝脏变硬,体积缩小,胆管壁由于结缔组织增生而变得肥厚,坚硬,钙化等,经诊断病羊被肝片吸虫寄生。

image.pngimage.png

只有了解肝片吸虫的生活史,才能避免牛羊感染肝片吸虫。因为防大于治,这样才可避免经济损失。那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肝片吸虫的生活史和牛羊的患病过程,肝片吸虫发育需要一个中间宿主参与,为椎实螺科的淡水螺。成虫寄生于动物肝脏、胆管和胆囊内,产出的虫卵随胆汁入肠腔,经粪便排出体外。毛蚴游动于水中,遇到适宜的中间宿主如小土窝螺,即钻入其体内。毛蚴在螺体内,经胞蚴、雷蚴和尾蚴几个无性繁殖发育阶段,从螺体逸出尾蚴;尾蚴黏附于水生植物的草叶上或浮游于水中而形成囊蚴。牛、羊等动物吞食了含囊蚴的水或草而遭受感染。囊蚴可在肝肺,胆管中移行造成损伤。 

 image.png    image.png

夏秋季节,牛、羊放牧中极易感染肝片吸虫,牛羊等动物因食入含囊蚴的饲草或饮水而获感染。该病呈世界性分布,对牛羊危害十分严重。所以防治十分重要,应定时驱虫,及时防治。应注意以下几点:(1)粪便发酵,家畜的粪便,特别是驱虫后的粪便应堆积发酵产热,以杀死虫卵(2)消灭中间宿主,灭螺是预防片形吸虫病的重要措施。(3)轮牧,有条件的饲养场,应采取轮牧方式,在低洼牧地上放牧1~2个月后,应将家畜转移到其它无污染的牧地上,这样可以避开感染,防止牛、羊片形吸虫病的发生。(4)加强饲养、卫生管理,选择在高燥处放牧,动物最好饮用自来水、井水或流动的河水,并保持水源清洁,以防感染。从流行区运来的牧草须经处理后,再饲喂动物。

若发现有羊只患有此病,治疗时,不仅要进行驱虫,而且应该注意对症治疗。驱虫的药物较多,各地可根据药源和具体情况加以选用。(1)双酰胺氧醚,对片形吸虫童虫有高效,而对成虫只有70%以下的杀灭作用,是一种预防片形吸虫病的有效药物。一次内服治疗量对1~4、5~8、9~12周龄童虫的灭虫率分别为 100%、88%和68%。由于本品对10周龄以上虫体作用极差,可间隔8周再用药一次;或与碘醚柳胺等其他驱肝片形吸虫成虫药并用。剂量为羊100 mg/kg体重内服,休药期为7d。(2)溴酚磷,对成虫和童虫均有效,牛按12mg/kg体重,羊按16mg/kg体重的剂量一次口服。(3)丙硫咪唑,本品为广谱驱虫药,对线虫、吸虫和绦虫均有效,又称抗蠕敏。剂量为牛20~30mg/kg体重,绵羊为10~15mg/kg体重,一次口服。本药不仅对成虫有效,而且对童虫也有一定的功效。(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及时联系删除)


[关闭]
上一页:长期生食或食用未煮熟鱼虾,女子感染寄生虫... 下一页:探索牛羊视网膜苍白高度贫血背后的秘密...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
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网
林业科学数据平台
标本资源共享平台
水产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
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实验细胞资源共享平台
国家标准物质资源共享平台
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气象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地震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国家标准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中国数字科技馆
京离子探针中心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国家计量基标准(物理部分)资源共享基地
国家材料环境腐蚀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平台

电话:021-64377008 传真:021-64377008

地址:上海市瑞金二路207号 邮编:200025

©版权所有:寄生虫种质资源保藏中心 沪ICP备06036728号-7 技术支持:上海庚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