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公众号
时间:2019-08-17 15:10 点击数:1582 作者:东北农业大学
小编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又帅又萌的表情包,仔细一看,诶,这不是钩口线虫的口囊嘛,原图如下: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全方位的认识这种虫子。
犬钩口线虫大多半透明状呈暗红色。雌虫较粗长,雄虫较细短,尾部扩展成伞状,称交合伞。寄生在小肠内,会引发贫血,营养不良,胃肠功能失调,重者可导致发育障碍及心功能不全。
病原形态:犬钩口线虫大多呈暗红色,前端向背面弯曲,口囊大,腹侧口缘上有3对大齿。口囊深部有2对背齿和1对侧腹齿。虫体长10~16mm。
生活史:成虫寄生在小肠内,产卵后卵随粪便排出,发育为感染性幼虫。若幼虫被吃下则经口感染,直接到达寄生部位发育为成虫。若幼虫经皮肤感染,则经血液循环进入肺,再通过支气管气管进入口腔后被咽下,至小肠进行发育。一般情况下,经皮肤感染为主要感染途径。
流行病学:幼龄动物的发病几率大于成年动物,成年动物多因年龄免疫而免于发病。犬钩口线虫对温度要求较高,只有在14~31℃时才能正常发育。若温度低于8℃则不能发育。若温度高于35℃则只能发育成第一期幼虫。本病多在秋季感染,在春天发病。
钩口线虫病是世界上分布极为广泛的寄生虫病之一,在欧洲、美洲、非洲、亚洲均有流行。国内除干旱或气候严寒地区(在13℃以下),如青海、新疆、内蒙古、吉林及黑龙江诸省区迄今未见流行外,其余各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长江流域及珠江流域,如江苏、浙江、四川、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省区,一般年雨量>1000mm,温度20~30℃,相对湿度>70%,最宜钩虫发育,故流行较重。国内大部分地区为两种钩虫混合感染,华北与华东以十二指肠钩虫为主,华南与西南少数地区以美洲钩虫为多。四川、湖北及台湾曾见锡兰钩虫人体感染。
致病作用:在幼虫进入皮肤后,会发生皮肤瘙痒、红肿出现丘疹的症状。当钩虫幼虫穿过肺微血管至肺泡时,可引起肺间质和肺泡点状出血与炎症病变。感染重者,可引起支气管肺炎。犬钩口线虫在犬体内吸血,会导致贫血的发生。并在吸血过程中进行位移,会对肠粘膜造成一定的损伤。
诊断:粪便检查虫卵,钩虫卵具有一定特征性,色彩深,发黑,虫卵两端钝圆,两侧平直,犬钩虫内有8个卵细胞。
预防:预防在流行地区主要是定期驱虫。不要让宠物接近其他宠物的粪便。并在接触过宠物后要记得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