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寄生虫专栏

关注微信公众号

动物寄生虫专栏

米猪肉究竟是什么 你真的了解吗?

时间:2019-08-17 14:46 点击数:1747 作者:东北农业大学

米猪肉在猪肉界也算是大名鼎鼎,和瘦肉精猪肉、注水猪肉等问题猪肉齐名。那么米猪肉究竟是什么呢?

11.jpg

1 米猪肉

 

米猪肉之名来自于猪肉上一个个像米粒的乳白色小颗粒,而那些米粒就是寄生于猪肉中的猪囊尾蚴。猪囊尾蚴是猪带绦虫的幼虫,呈椭圆形乳白色的半透明囊泡状,人若不慎食入未煮熟的米猪肉,囊尾蚴便可由食道经胃进入小肠,固着于肠壁上发育为成虫,并可长期寄生于人体内,给人造成十分严重的危害。另外,被感染的人还存在自体内重复感染现象——病人恶心、呕吐时,肠道逆蠕动,虫卵逆入胃中,在胃液的作用下,虫卵中六钩蚴逸出,钻入肠粘膜,随血液循环到达到全身各部,在肌肉、脑、眼等组织器官中发育为囊尾蚴。

22.jpg

2 猪带绦虫

 

猪囊尾蚴寄生于猪体内时,主要在肌肉和皮下寄生。大量寄生会引起肌肉疼痛、食欲不振等,严重感染会使病猪两肩显著外张,臀部不正常肥胖宽阔而呈哑铃形体型或狮体状,发音嘶哑和呼吸困难。若猪囊尾蚴大量寄生于眼,可使猪视力下降;大量寄生于猪脑,则会引起严重的神经症状,导致死亡。

33.jpg

3 脑实质中的猪囊尾蚴

猪带绦虫寄生于人体内,会引起腹部不适、消化不良、呕吐、腹泻、消瘦、贫血等症状。而猪囊尾蚴寄生于人体内则会造成更严重的危害:寄生于肌肉,会导致肌肉酸痛、麻木,寄生于眼,则会引起视力障碍,甚至会导致失明,而寄生于脑时危害最大,可引起癫痫、呕吐等,严重可致死。

人感染囊尾蚴病往往是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如某些少数民族喜食生猪肉、农村地区人无厕所猪无圈。所以若想防止猪囊尾蚴病的发生,就应该多注意个人卫生,不吃生的或者未煮熟的猪肉。

                44.jpg

猪咬肌中的猪囊尾蚴

诊断:猪囊尾蚴病可通过舌部产生的豆状结节、肌肉水肿以及体型呈哑铃状或狮体状来判断,尸体剖检时在肌肉中发现囊尾蚴便可确诊,也可以通过ELISAIHA等血清学免疫诊断法进行诊断。

人囊虫病可依据症状、皮下结节活组织检查进行诊断,眼囊虫病用眼底检查发现囊尾蚴,脑等组织通过X线、B超、CT、核磁共振发现囊尾蚴基本可确诊,免疫学诊断可辅助诊断。

防治:猪囊虫病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故该病以预防为主。发现患病动物后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加强肉品卫生检验检疫,注意个人卫生,不吃生肉或不熟的猪肉,从而切断猪传染人的途径。另外应大力宣传科普知识,加强粪便管理和屠宰场管理,消灭连茅圈,防止猪误食含有囊虫的人粪便而感染,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从而切断人传染猪的途径。对于人囊虫病的治疗,可按每千克体重20mg,每日两次口服丙硫咪唑,15天为一疗程,间隔15天,至少服用三个疗程;或是按每千克体重20mg,每日两次口服吡喹酮,连服6天。人猪带绦虫病可通过服用南瓜籽和槟榔合剂、仙鹤草根芽或氯硝柳胺进行治疗。


[关闭]
上一页:养狗时容易被忽视的寄生虫——细粒棘球蚴... 下一页:我国西北地区牧羊频频发生腹下水肿及流产情况,究竟是什么原因!!!...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
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网
林业科学数据平台
标本资源共享平台
水产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
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实验细胞资源共享平台
国家标准物质资源共享平台
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气象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地震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国家标准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中国数字科技馆
京离子探针中心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国家计量基标准(物理部分)资源共享基地
国家材料环境腐蚀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平台

电话:021-64377008 传真:021-64377008

地址:上海市瑞金二路207号 邮编:200025

©版权所有:寄生虫种质资源保藏中心 沪ICP备06036728号-7 技术支持:上海庚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