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公众号
时间:2019-08-17 14:38 点击数:1517 作者:东北农业大学
米猪肉大家都耳熟能详,是猪带绦虫的中绦期幼虫猪囊尾蚴寄生于猪体内,人食入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一种病猪肉。而今天要讨论的寄生虫是猪带绦虫的好兄弟——牛带绦虫。
图 1 牛带绦虫成虫标本
牛带绦虫和猪带绦虫的形态结构非常相似,成虫都寄生于人的小肠中,引起腹痛、腹泻、贫血、消瘦等症状。牛带绦虫和猪带绦虫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人只能被牛带绦虫的成虫寄生,而不能被牛囊尾蚴寄生,而猪带绦虫的成虫和猪囊尾蚴都可以感染人。所以牛带绦虫对人的危害较小,对牛的危害较大。
图 2 牛囊尾蚴头节翻出(卡红染色)
牛带绦虫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藏、内蒙等有吃生牛肉或者烤肉习惯的地区,人误食含牛囊尾蚴的生牛肉或者没有做熟的牛肉而感染。牛的饲养管理、人的粪便管理不当以及不好的饮食习惯是造成牛带绦虫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牛带绦虫病和牛囊尾蚴病高发的地方,人无厕所,随地大小便,或者是牛圈兼做厕所,使外界环境遭受污染,牛吃到虫卵而感染。人则是由于误食含有活囊尾蚴的牛肉(如苗族、侗族人吃的“红肉”、“腌肉”和傣族人吃的“剁生”等生肉,藏族吃的在火中烤的不熟的大块牛肉,这些吃肉的习惯都很容易使人感染上牛带绦虫)而感染。
图 3 显微镜下的牛带绦虫虫卵
感染牛带绦虫的人会出现腹痛、腹泻、恶心等症状,如果牛带绦虫长期寄生在人体内则会导致贫血、消瘦、内源性维生素缺乏。牛囊尾蚴寄生在牛身上时会引起体温升高(40~41℃)、腹泻、呼吸困难、反刍减弱甚至消失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但是囊尾蚴移行到牛的肌肉定居并且发育成熟后则不表现明显症状,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困难。
图 4 牛囊尾蚴
诊断:
牛囊尾蚴病临床症状不明显,所以生前诊断比较困难,可以采用间接血球凝集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做出诊断。在屠宰后对肉品进行检验时可以通过检查咬肌、舌肌、心肌、肩胛肌、颈肌、臀肌处是否有牛囊尾蚴寄生而确诊。
治疗:
对于牛囊尾蚴病,可以采用甲苯咪唑、吡喹酮进行治疗;对于牛带绦虫病,可使用槟榔南瓜籽合剂、仙鹤草、氯硝柳胺、吡喹酮、丙硫咪唑等进行治疗,效果都比较好。
预防:
想要预防牛带绦虫在局部地区流行,首先应该加强宣传工作,劝导人们改变吃生肉或者没有做熟的肉的习惯,从根源上阻止牛带绦虫的寄生;其次应该在该病流行区对患者进行普查,并进行相应的治疗,防止疾病进一步扩散;另外应该加强粪便管理,人的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有虫卵污染环境,还要改进牛的饲养管理方法,避免牛接触到人的粪便;最后应该加强肉品卫生检验工作,防止含有囊尾蚴的牛肉流入市场。
而从我们自身来讲呢,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说不吃生肉或者夹生的肉,不要把生肉和熟肉放在一起,切生熟肉的工具分开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健康生活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