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专栏

关注微信公众号

人体寄生虫专栏

“嗦螺丝”,须谨慎!

时间:2021-08-20 15:17 点击数:277 作者:周魇

夏天来临,各种夜宵路边摊前熙熙攘攘,又到了很多美食爱好者“嗦螺丝”的最佳季节!殊不知,一种寄生在玛瑙螺与福寿螺体内的名谓“广州管圆线虫”第3期幼虫正在成为“美味杀手”。今天,让我们来揭开这个“杀手”的神秘面纱!

001.png

广州管圆线虫第3期幼虫的“一生”

广州管圆线虫的幼虫可进入褐家鼠与黑家鼠肺部细支气管和心脏中逐渐发育为雌雄成虫,受精的雌虫即可在鼠肺动脉内产卵,并在鼠肺内孵出第1期幼虫,此幼虫从肺细支气管向上移行至气管,然后经食道进入肠,随鼠粪便排出体外,排出的第1期幼虫在中间宿主软体动物如螺、蜗牛或蛞蝓(俗名鼻涕虫)体内即可逐渐发育为第3期幼虫。

当鼠或人吞吃第3期幼虫后,幼虫在人体内可移行至脑,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脑膜内。偶尔进入眼内但不能发育成熟。人受感染主要是由于生食一些螺类,如玛瑙螺与福寿螺肉中的广州管圆线虫第3期幼虫,或生食被螺类或蛞蝓3期幼虫污染的蔬菜如莴笋等菜叶,或通过皮肤接触螺内3期幼虫而被感染。 

002.png

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第3期幼虫的“历史”

此病于199710~11月间在我国温州地区曾爆发流行过,60多例病人出现反复剧烈头痛伴躯体多处游走性疼痛为主要症状,患者都是在当地某饭店聚餐半生吃福寿螺的螺肉片而被感染发病的,其中半生吃螺肉4片以上者患病率就达86%,后在当地福寿螺肉中找到了广州管圆线虫第3期幼虫,在当地鼠类中也找到了病源广州管圆线虫成虫。表明温州地区存在广州管圆线虫病的疫源地。现玛瑙螺(又名法国蜗牛)与福寿螺被大规模人工养殖,畅销全国各地供食用,对人们的健康具有潜在威胁。

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第3期幼虫后的临床表现

人体感染后约经1~3周出现嗜酸粒细胞增高性脑膜炎症状。几乎百分之九十的患者有激烈头痛呈“劈裂样痛”、“跳痛”或“钝痛”,开始为间歇性,此后渐趋频繁,头痛部位大多在枕部和双颞部。并有颈项强直、呕吐、单侧面瘫等症。有些病人还表现精神失常、感觉异常和脑神经病变,少数严重病例可出现抽搐、瘫痪、昏迷。大多数病人血中嗜酸粒细胞(EOS)高于10%,脑脊液(CSF)中白细胞数每微升高达500~2000个;嗜酸粒细胞也可高达20~70%,个别高达90%以上故有“酸脑”之俗称。16%的病例视力也可显著减退,复视或视野异常者占1%,出血和视网膜剥离为眼内病变的严重并发症,个别病例眼底检查还发现黄斑水肿。

003.png004.png

防范措施需谨记

加强卫生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止病从口入,不要吃生或半生的螺类及转续宿主蛙类、鱼、河虾、蟹等,不吃生菜,不喝生水。不让婴幼儿在有蜗牛、蛞蝓出没的地上爬行。加工淡水螺时谨防幼虫通过皮肤侵入机体和防止幼虫污染厨具或食物。自觉改变不良饮食习惯,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做科普使用


[关闭]
上一页:当心寄生虫病,也会引起支气管哮喘!... 下一页:如何鉴别诊断疟疾和新冠肺炎?...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
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网
林业科学数据平台
标本资源共享平台
水产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
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实验细胞资源共享平台
国家标准物质资源共享平台
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气象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地震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国家标准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中国数字科技馆
京离子探针中心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国家计量基标准(物理部分)资源共享基地
国家材料环境腐蚀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平台

电话:021-64377008 传真:021-64377008

地址:上海市瑞金二路207号 邮编:200025

©版权所有:寄生虫种质资源保藏中心 沪ICP备06036728号-7 技术支持:上海庚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