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寄生虫专栏

关注微信公众号

动物寄生虫专栏

揭秘!二十年前的日本人,为什么不吃三文鱼?

时间:2019-08-17 15:19 点击数:1452 作者:东北农业大学

新鲜肥美的三文鱼,是很多吃货的热爱。大家都知道,三文鱼是日本料理店的招牌食材之一。但是事实上,在二十年前,日本人是几乎不吃三文鱼的。原因是过去的三文鱼大部分是野生三文鱼。野生三文鱼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感染寄生虫。这种情况下,如果食用了三文鱼刺身,就同样有了感染寄生虫的风险。而野生三文鱼感染的寄生虫——异尖线虫,就是今天的主角。

image.png

 异尖线虫属蛔目、异尖科、异尖属,常寄生于海洋生物的胃和小肠,人误食其中间宿主海鱼肉,就有感染的风险。

病原:简单异尖线虫重提短粗,从头部向尾部逐渐变粗,体长约65mm。虫体成白色略黄。雄虫泄殖孔乳突数为7对(其中1对为双乳突),2根不等长的交合刺,雌虫阴门在虫体后半部。胃呈长方形,角皮上有约30μm左右的条纹。典型异尖线虫与简单异尖线虫很相似,一般较细长。

image.png

生活史:简单异尖线虫成虫大多寄生于海洋哺乳动物,如鲸鱼海豚海豹的胃和小肠内。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并在水中发育至第二期幼虫,随后被第一中间宿主甲壳类动物吞食,在其体内发展为第三期幼虫。第一宿主被第二中间宿主海鱼或软体动物吞食后,虫卵在海鱼的腹腔或者肌肉内发展成感染性幼虫。这些幼虫被中间宿主食入,即发育成成虫。

流行病学: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以及太平洋地区等20多个国家都曾发现过异尖线虫。本病是一种海洋自然疫源性疾病。在我国尽管病例报道很少,但在国内市售海鱼中,发现小黄鱼、带鱼等小型鱼体肌肉或器官组织内的异尖线虫幼虫感染率高达100%,感染强度高达400多条/尾。从东海和黄海获得的30种鱼和两种软体动物发现带幼虫率为84%,可见我国人群感染异尖线虫病的潜在危险性很大。

临床症状:如果为轻度感染,则临床症状不明显。中间宿主多表现为带虫状态,很少表现症状。人或陆地哺乳动物感染后,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与普通肠胃病症状相似,轻者胃肠不适,严重者有恶心呕吐腹泻的症状。

诊断:本病依靠从胃内检查获得幼虫确诊。从体外培养的幼虫分泌排泄物做抗原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为本病的辅助诊断方法。

预防:不生吃鱼片及其内脏,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方法。所有鱼类尽量烹饪至全熟在进行食用。


[关闭]
上一页:女童眼中挑出就条寄生虫,原因竟是这个... 下一页:骚痒难耐!?跳蚤感染的防治方法...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
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网
林业科学数据平台
标本资源共享平台
水产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
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实验细胞资源共享平台
国家标准物质资源共享平台
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气象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地震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国家标准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中国数字科技馆
京离子探针中心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国家计量基标准(物理部分)资源共享基地
国家材料环境腐蚀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平台

电话:021-64377008 传真:021-64377008

地址:上海市瑞金二路207号 邮编:200025

©版权所有:寄生虫种质资源保藏中心 沪ICP备06036728号-7 技术支持:上海庚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