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科研动态

中国东部自非洲返乡人员的恶性疟原虫Kelch 13(PfK13)和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pfubp1)的基因多态性研究

时间:2021-01-19 14:02 点击数:711 作者:寄生虫病所    

已有研究发现青蒿素联合用药(ACT)对非洲恶性疟虫株的清除作用延迟。本研究对我国东部省份从非洲返回的劳务人群进行了恶性疟原虫kelch13PfK13)和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pfubp1)两个基因多态性的流行情况考察,为我国恶性疟原虫抗药性(ART)抗性监测提供基线数据。本研究共收集2017-2019年安徽和山东省153例恶性疟滤纸血样本。检测结果为:3.3%的恶性疟虫株携带PfK13突变,其中3个携带相同的同义突变;共有13.1%的恶性疟虫株含有pfubp1突变,均为非同义突变。除检测出已报道的与恶性疟抗药性相关的pfubp1基因型E1528D6.5%)和D1525E2.6%),还发现先前未报道的E1531D突变的流行率较高(5.9%)。此外,还各发现有两种类型的删除序列区域(分别编码KIDKIE氨基酸残基)(10.5%)和两种类型的插入序列区域(分别编码KYEKYDKYD氨基酸残基)(3.9%)。本研究表明从非洲输入的恶性疟PfK13基因突变较少,且有些为同义突变。建议对非洲输入性恶性疟的开展其他潜在抗药性分子标记如pfubp1的监测。进一步的临床试验拟研究PfK13pfubp1以及其他候选分子标记基因的突变及其这些突变基因在延缓原虫清除中的作用。

本研究第一作者为燕贺副研究员,论文发表在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 2020,64(11):e00981-20.

 


[关闭]
上一页:From control to elimination: a spat... 下一页:Epidemiological profile of Plasmodi...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
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网
林业科学数据平台
标本资源共享平台
水产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
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实验细胞资源共享平台
国家标准物质资源共享平台
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气象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地震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国家标准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中国数字科技馆
京离子探针中心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国家计量基标准(物理部分)资源共享基地
国家材料环境腐蚀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平台

电话:021-64377008 传真:021-64377008

地址:上海市瑞金二路207号 邮编:200025

©版权所有:寄生虫种质资源保藏中心 沪ICP备06036728号-7 技术支持:上海庚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