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公众号
时间:2019-07-30 12:20 点击数:2020 作者:郑琪
在上海经商的广东籍患者江先生经检测血清华支睾吸虫(俗称肝吸虫)抗体阳性。他一个月前因肝胆处胀痛去医院做B超检查,疑似胆结石。手术未发现结石,却在胆汁引流中发现有绿豆大小的虫体排出,有28条之多。经鉴定为华支睾吸虫。
事后了解到江先生经常出入上海、广东两地的餐馆。他嗜好食生鱼片和生鱼粥。殊不知在40多种淡水鱼中(包括鲫鱼、青鱼、草鱼、鲤鱼、麦穗鱼等)均可寄生华支睾吸虫囊蚴。使人致病的华支睾吸虫囊蚴呈椭圆形,淡黄白色,大小仅0.1毫米,肉眼不能观察到。在显微镜下可见囊内有一条卷曲的活动的幼虫。当你兴高采烈地就餐时,不轻易地将鱼肉中的这些活囊蚴吞入腹中,经1个月左右就可发育为成虫。成虫损伤肝胆管组织,引起上腹部肝胆区隐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并伴有乏力、轻度浮肿、肝肿大等症状。儿童重度感染导致生长发育受阻、身材矮小、体重减轻,还会出现第二性征未发育的侏儒症。
华支睾吸虫症盛行于亚洲地区,包含日本、韩国、中国大陆、台湾、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越南等地,患者多居住在河流沿岸,或从事淡水水产料理工作,其中日本自1991年起无相关案例发生,但目前世界上约有3500万人受到此寄生虫侵扰,而中国人又占总数七分之三,其中又以两广地区最为严重。此现象可能与生食习惯或地方佳肴特色有关,例如只以热汤浇淋淡水生鱼薄片的鲜鱼粥,而湖广地区著名的鱼生汤,也是以类似方法烹调的传统佳肴,这种方式却可能不足以杀死寄生在淡水鱼体的幼虫。前几年从湖北省江陵西汉古尸体内查到了华支睾吸虫卵,说明该病早在2100多年前已经在我国存在。据全国人体寄生虫病调查显示,除西北地区外,在我国华东、华北、华南及台湾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华支睾吸虫病例报道。
华支睾吸虫病在亚洲许多国家流行。如日本、朝鲜、韩国、越南、老挝、印度、菲律宾、泰国等。因此,做客这些地区时,也应引起警惕。
进入冬令季节,大街小巷的餐馆又将琳琅满目的打起涮火锅的广告招揽顾客。提醒嗜好生鱼片的食客注意饮食卫生,谨防华支睾吸虫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就是将鱼片加温煮熟后再吃。
华支睾吸虫成虫尺寸介于长10至25毫米、宽3至5毫米的范围,体型狭长而扁平,外观状似向日葵的种子,虫体一端具有口吸盘,其肠管自此延虫体两侧分叉延伸至尾端,在前端约四分之一界线处,另有一个较口吸盘小的腹吸盘。此外中华肝吸虫雌雄同体,呈珊瑚状分支的睾丸是此寄生虫最重要的辨识项目之一,分布在口吸盘的另一端,并占虫体后端约四分之一,因此分类上属于后睾科,亦有生物学家据此鼓励将学名改为Opisthorchis sinensis,目前两种学名同指一个物种;卵巢则位于中、后端三分之一交界处,子宫盘旋于中段,占全长约二分之一,两旁可见网点状的卵黄腺。成虫可产下长轴26至30微米、短轴15至17微米、芝麻形状的卵,一端具有卵盖(operculum),且周围卵壳稍微增厚,看似有“腰身”或是“肩膀”状。
依据华支睾吸虫的生活史特性和其所造成之病理表现,主要有数项方式可以作为诊断工具,包括排泄物中的卵、血液检测、或以十二指肠抽取物质做检验。目前吡喹酮(praziquantel)和阿苯达唑(albendazole)是主要的治疗药物,前者可能带来头痛、头晕、失眠、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后者副作用虽较小,但效果较差。严重的患者,也可能必须进行手术治疗。
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