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科研动态

1994年以来寄生虫病所获得的部分科研成果简介2

时间:2014-01-14 10:49 点击数:734 作者:shen    

成果名称  嗜人按蚊地区疟疾流行潜势及控制暴发流行的研究

主要完成者:汤林华、顾政诚、高琪、尚乐园、朱淮民、杨文、黄光全、潘波、 阎云 君、郑 

主要完成单位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3、江苏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4、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6、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7、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获奖情况  2007年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2007年中华预防医学会科技二等奖

疟疾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要传染病之一,据WHO统计,目前全球每年有3.5亿~5亿人感染疟疾。降低发病率,减轻疟疾疾病负担已被列入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我国曾是疟疾严重流行的国家,20世纪6070年代,曾两次发生大范围的暴发流行,年发病人数逾2000万。90年代疟疾流行区主要集中在中、南部以嗜人按蚊为主要媒介地区,每年疟疾发病数约占全国的40%,且疫情极不稳定,不断出现局部和较大范围的暴发流行,严重影响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嗜人按蚊属赫坎按蚊种团,是我国主要疟疾传播媒介之一,其传疟作用是同域分布的中华按蚊的20倍。由于该蚊与其近缘种如中华按蚊、八代按蚊等鉴别的复杂性,形态学鉴别存在困难,因此长期以来认为该蚊仅分布于我国北纬33º以南的低山、丘陵地区;另外,嗜人按蚊在我国的分布特征、在不同地区的传疟作用、防制方法和监测指标等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探索上述问题,研究控制嗜人按蚊地区疟疾暴发流行的科学、有效的策略和措施,加快我国控制疟疾的进程,实现国家十五疟疾防治的目标,开展了本项目研究。

该项目采用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形态学、社会经济学等多种方法,对我国嗜人按蚊的分布范围和生物学特征、嗜人按蚊区疟疾的流行潜势、疟区划分、防治策略和措施等开展了系统研究。

首次确定了嗜人按蚊与其赫坎按蚊种团3种近缘种的基因特征,建立了基因鉴别新技术,解决了嗜人按蚊与其近缘种无法鉴定的难题,并结合遗传学、形态学方法明确了部分地区疑似嗜人按蚊的分类地位,查明了我国嗜人按蚊分布于18省、市、区的245个县,北缘为北纬42°10',突破了以往分布于北纬33°以南的认识;绘制了我国嗜人按蚊的分布图,阐明了分布特征。

研究我国不同地区嗜人按蚊生物学特性并分析疟疾流行特征,以媒介能量为指标,明确了不同嗜人按蚊区疟疾的流行潜势,首次将我国嗜人按蚊区划分为三类疟区,制定了不同疟区的疟疾防治策略;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以媒介按蚊密度为指标,评价了防制嗜人按蚊的主要措施的效果和费用,优选出了控制嗜人按蚊区疟疾暴发流行的媒介防制措施。

首次通过现场和实验研究,确定了嗜人按蚊传播疟疾的临界叮人率(0.3),并经现场验证确认临界叮人率可作为我国嗜人按蚊区疟疾的预测和预警指标。

研究结果对调整我国疟疾防治策略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已被卫生部制订的《2006-2015年全国疟疾防治规划》、《疟疾防治技术方案》、《疟疾突发疫情应急处理预案》、《全国疟疾监测方案》和编写的《疟疾防治手册》采用。研究确定的三类疟区疟疾防治策略及控制疟疾暴发流行措施,在我国不同嗜人按蚊疟区的1.2亿人口范围推广应用,使嗜人按蚊种群数量占按蚊的构成比下降了98.75%;疟疾发病率下降了84.73%;疟疾发病数占全国的构成比下降了93.74%,暴发点下降了99.11%;嗜人按蚊分布范围明显缩少,巩固了消除恶性疟成果,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成果名称   生态环境变化对血吸虫病流行态势的影响及干预措施研究

主要完成者:  周晓农, 汪天平,魏风华,蔡凯平,肖邦忠,吴晓华,陈红根,闻礼永,黄轶昕,徐德忠

主要完成单位: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2、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3、湖北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4、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6、江西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7、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获奖情况   2007年中华预防医学会科技二等奖、2007年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

三峡库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改变对血吸虫病传播有重大影响。本研究采用流行病学、生态学、社会医学的观点和方法,对三峡库区、洪涝灾害及退田还湖、平垸行洪、移民建镇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与血吸虫病传播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并模拟改变后的环境进行了实验研究,找出影响血吸虫病传播的关键因素,针对不同类型地区提出干预措施。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GIS/RS),结合面上螺病情资料建立了湖区GIS模型,预测血吸虫病流行的趋势。

主要成果为:1.阐明了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变化的规律特点及其与血吸虫病传播的关系,现场和实验研究证明三峡库区为血吸虫病的潜在流行区;2. 阐明了洪涝灾害对钉螺扩散和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3. 建立了湖区血吸虫病GIS模型,已用于钉螺分布和血吸虫病传播的预测;4. 提出了防止三峡库区血吸虫病传播的监测技术方案;5. 提出了洪涝灾害期间预防控制血吸虫病预案;6.阐明了各类平垸行洪、移民建镇地区疫情发展趋势、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7.研制了简便有效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斑点金免疫渗透法(DIGFA),并应用于血清流行病学评价。

创新点:1. 系统阐明了三峡建坝后生态环境改变对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研究证明三峡库区为血吸虫病的潜在流行区,提出了防止三峡库区血吸虫病传播的监测技术方案; 2.阐明了“退田还湖、平垸行洪、移民建镇”对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提出了以社会措施为主导的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思路,现场实验取得了一举多得的效果;3. 系统阐明了洪涝灾害对钉螺分布、扩散及人群感染的影响及规律,提出了洪涝灾害期间预防控制血吸虫病预案;4.建立了湖区血吸虫病GIS预测系统。

推广应用情况:1.卫生部根据本研究结果,已将三峡库区列为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并设立了监测点;重庆市根据本研究结果,制订了重庆市血吸虫病监测技术方案。2. 根据本研究结果,已制订洪涝灾害期间预防控制血吸虫病预案,并在安徽等省实施。3.研制的斑点金免疫渗透法已列入国家血吸虫病诊断标准。4. 湖区血吸虫病GIS模型已在部分疫区应用于螺情监测。5.针对长江中下游生态环境变化提出的防治策略思路已成为各地制订防治措施的依据。

    本项研究成果对长江中下游地区血吸虫病防治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有非常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本项研究发表论文102篇,其中SCI期刊源收录论文10篇,国内核心期刊收录论文89篇,引用引证320次。本项目共培养硕士研究生6名,博士研究生2名,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6次。

 

成果名称  三 苯 双 脒

主要完成者姚润华、高鸿飞、任海南、强惠琴、陈耀青、胡玲等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成果情况  2003年获发明专利(三苯双脒肠溶片驱虫药)、2004年获国家一类新药证书

三苯双脒是我国自行设计合成的非咪唑类广谱驱肠道寄生虫新型药物,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其后我所将三苯双脒研制成三苯双脒肠溶片,并与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申报新药,于20044月获三苯双脒肠溶片新药证书和生产证书。临床前研究表明该药对人工感染的巴西、日本园线虫和美洲钩虫的驱虫率达100%所需的剂量较现用的阿苯达唑、甲苯达唑和噻密啶为低;小剂量的三苯双脒对犬钩虫亦有很高的治愈率,对自然感染的鸡、猪和羊的多种线虫和绦虫有很好驱虫作用。近年来的实验研究表明,三苯双脒对棘口吸虫、华支睾吸虫、猫麝后睾吸虫、粪类圆线虫和旋毛虫等均有效。因此三苯双脒是一个广谱抗寄生虫药物。三苯双脒无致突变和致畸胎作用,安全性高。


下一页 

[关闭]
上一页: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承担课题通过验收一览表... 下一页:1994年以来寄生虫病所获得的部分科研成果简介1...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
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网
林业科学数据平台
标本资源共享平台
水产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
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实验细胞资源共享平台
国家标准物质资源共享平台
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气象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地震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国家标准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中国数字科技馆
京离子探针中心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国家计量基标准(物理部分)资源共享基地
国家材料环境腐蚀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平台

电话:021-64377008 传真:021-64377008

地址:上海市瑞金二路207号 邮编:200025

©版权所有:寄生虫种质资源保藏中心 沪ICP备06036728号-7 技术支持:上海庚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