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公众号
时间:2019-03-04 16:30 点击数:999 作者:蔡玉春
国家寄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于2004年创建,原在科技部资助的“重要寄生虫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项目支持下启动,并于2017年成为“国家寄生虫种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现更名为“国家寄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截止2018年,该资源库为国内外的152项科研项目及82家科研机构提供实物资源有7大类28621件资源进行实物共享,包括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服务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国际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保证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协助发表研究论文288篇,其中SCI收录106篇。资源库还为38个国家继续教育培训班及10所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提供86次寄生虫病教学服务,培训及教学15099人次,共计提供2327种寄生虫教学资源,培养了一批寄生虫种质资源鉴定的年轻专家。
该资源库提供面向社会的寄生虫专题服务,为临床、动物检疫、植物保护的咨询检测服务共计73738人次,检测动物16584头次、检测植物1180次,创建了寄生虫虫卵识别系统应用于远程网络的诊断,提供技术检测、虫卵识别、虫种鉴定专题服务入口,帮助临床医生的鉴别诊断。平台下设的3个展示馆全年社会各界开放,拍摄出版健康教育片7部,包括《谨防肺吸虫病》、《谨防肝吸虫病》等系列食源性寄生虫病科普教育片,其中《谨防肺吸虫病》获得2013年中华医学会医学科普奖。
资源库在科学研究、培训教学、科普、政府决策、重大工程、应急事件、企业创新、服务民生和信息查询服务中承担了多种的角色,已成为科研、培训、诊断和信息传递必不可少的一个公共平台。2016年“寄生虫虫种资源库的构建与应用”项目获得了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也成为了为社会搭建知识服务一体化的平台。
按计划,2019年度资源库的主要工作内容有:
1.在全球范围内通过现场采集、标本交换等方面补充收集新发、罕见、入侵性寄生虫或媒介生物资源,拓展资源库种类,打造世界领先的实物库。测定重要生物样本的DNA序列,建立专项生物数据仓库;
2.提升智能化服务与共享工作,创建分析数据的在线工具。提供虫种标准品或血清等实物样本,促进各类国内外科学的合作活动;
3.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包括继续开展收集整合规范的制定、种质资源共享服务制度及组织管理工作制度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