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专栏

关注微信公众号

人体寄生虫专栏

生吞活蝌蚪,小心感染裂头蚴

时间:2021-10-28 17:12 点击数:677 作者:卢艳


网上曾流传一段“家长给孩子喂食活蝌蚪”的视频,视频中碗里不停游动的活蝌蚪被家长一口一口喂给孩子吃,家长则称吃活蝌蚪可以强身健体。



在山东、河南的一些地区也有喝活的老风俗;活的,指的就是蝌蚪;喝活的,就是把活蝌蚪喝进肚子里去。

《本草纲目》中“俚俗三月三日,皆取小蝌蚪一水吞之,云不生疮亦解毒之意也”,就是对这种习俗的记载。《中华本草》记载“蝌蚪清热解毒,主治热毒疮肿、流行性腮腺炎、水火烫伤”,用法是捣碎外敷或经埋藏化水后搽敷。《本草拾遗》记载“蝌蚪主火飙热疮及疥疮,并捣碎敷之”。动物入药在中医确实常见,但需要进行精细的炮制,绝非直接“生吃活喝”。如直接生吞蝌蚪,有感染裂头蚴的风险。浙江的一名女子因为听信了吃活蝌蚪可以治牙痛的土方,每天生吃2-3条活的蝌蚪,吃了三四天后开始出现胸痛、虫爬感等症状,最终检测为裂头蚴感染。


曼氏裂头蚴是曼氏迭宫绦虫(Spirometra mansoni)的幼虫,其寄生于人体的危害远较成虫大,严重程度因裂头蚴移行和寄居部位不同而异。曼氏裂头蚴病分布甚广,多见于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欧洲、美洲、非洲和澳洲也有记录,80%以上的病例来自于中国。1882年,福建省厦门市报道了第一例人体曼氏裂头蚴病的病例。1949年至2014年间国内共有1359例病例报道。曼氏裂头蚴为长带形,白色,长0.5cm-80 cm,宽0.3cm-1 cm,体不分节,有不规则横皱褶,后端多呈钝圆形,活动时伸缩能力很强。头端膨大,顶端中央有一明显凹陷成隧道状,向后延伸一定距离后形成盲管。

人吞食蝌蚪为什么会感染裂头蚴呢?这要从曼氏迭宫绦虫的生活史说起。曼氏迭宫绦虫的成虫寄生于犬猫、虎等食肉动物的小肠内,虫卵自虫体子宫孔产出后可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适宜的温度下发育成为钩球蚴,钩球蚴若被第一中间宿主剑水蚤吞食后,进入其血腔并发育为原尾蚴。带有原尾蚴的剑水蚤被蝌蚪吞食,随着蝌蚪发育成蛙,原尾蚴也发育为裂头蚴。裂头蚴有很强的收缩和移动能力,常迁移到蛙的肌肉,特别是在大腿或小腿的肌肉中寄居。当受感染的蛙被蛇、鸟类或猪等兽类非适宜宿主吞食后,裂头蚴不在其肠中发有为成虫,而是穿出肠壁,移居到腹腔、肌肉或皮下等处继续生存,蛇、鸟或猪等兽类即成为其转续宿主。当猫、犬等终宿主吞食了带有裂头蚴的第二中间宿主蛙或转续宿主后,裂头蚴逐渐在其肠内发育为成虫。


人如果吞食带有裂头蚴的蝌蚪,裂头蚴可穿过肠壁进入腹腔,甚至游走在皮下、口腔面部、眼睛、内脏甚至到达脑部破坏大脑组织,引起不同症状的疾病。根据临床症状和寄生部位的不同,可归纳为5种类型:皮下裂头蚴病、眼裂头蚴病、口腔颌面部裂头蚴病、内脏裂头蚴病和脑裂头蚴病。

此外,某些地区民间流传蛙肉或蛙皮有良好的清热解毒功效,常以生蛙肉或蛙皮为“传统秘方”来敷贴伤口或脓肿,如果蛙肉中有裂头蚴也可能通过伤口或正常皮肤、黏膜侵入人体。请广大群众切莫盲目相信民间偏方,如有症状及时至医院检查治疗。

 

 

图片引自网络,仅作科普宣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闭]
上一页:谨防输入性疟疾... 下一页:浅谈儿童蛲虫病...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
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网
林业科学数据平台
标本资源共享平台
水产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
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实验细胞资源共享平台
国家标准物质资源共享平台
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气象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地震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国家标准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中国数字科技馆
京离子探针中心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国家计量基标准(物理部分)资源共享基地
国家材料环境腐蚀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平台

电话:021-64377008 传真:021-64377008

地址:上海市瑞金二路207号 邮编:200025

©版权所有:寄生虫种质资源保藏中心 沪ICP备06036728号-7 技术支持:上海庚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