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公众号
时间:2014-01-14 10:49 点击数:792 作者:寄生虫病所
血吸虫病
Ø 郑江. 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的进展及面临的挑战.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3; 21(1):4-5.
Ø 王兆军*, 胡薇, 沈大康*, 武小文**, 王聚君, 韩泽广**, 薛纯良*. 日本血吸虫SjE16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免疫诊断应用潜能.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3; 21(2):76-79.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 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
Ø 伍卫平, 林丹丹*, 胡飞*, 官亚宜, 王延安, 祝红庆, 曹淳力, 陈红根*. 应用多元回归分析鄱阳湖区影响日本血吸虫病传播的因素.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3; 21(3):164-166.
* 江西省寄生虫病研究所
Ø 杨坤*, 周晓农. 酶组织化学在日本血吸虫及其中间宿主研究中的应用.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3; 21(4):245-248.
Ø* 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Ø 王文琴, 刘述先, 宋光承, 徐裕信, 曹建平, 陈家旭. 自愈水牛血清免疫筛选日本血吸虫cDNA文库.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3; 21(5):286-288.
Ø 孙乐平*, 周晓农, 洪青标*, 黄轶昕*, 杨国静*, 奚伟萍*, 姜玉骥*.日本血吸虫幼虫在钉螺体内发育起点温度的研究.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3; 21(5):303-306.
* 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Ø 朱蓉, 郭家钢. 血吸虫病家庭聚集性的研究进展.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3; 21(6):366-368.
Ø 王文琴, 刘述先. 不同宿主感染血吸虫后的自愈现象.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3; 21(3):179-182.
Ø Utzinger J, Keiser J, 肖树华, Tanner M, Singer BH. 血吸虫病联合化疗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试验. 抗微生物药物与化疗(美国), 2003, 47(5):1487-1495.
普林斯顿大学人口研究办公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