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科研动态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and subtyping of Cryptosporidium spp. in laboratory mice and rats

时间:2025-01-07 08:51 点击数:350 作者:寄生虫病所    

  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spp.)可感染包括人类在内的260多种脊椎动物,其中包含54种啮齿动物。然而,目前关于隐孢子虫在实验室啮齿动物中的感染情况和遗传特征的研究尚少。为了解隐孢子虫在实验小鼠和大鼠中的感染情况及其遗传特征,本研究在黑龙江省和上海市共采集506份实验鼠的新鲜混合粪便样本,其中实验小鼠457份,实验大鼠49份。提取粪便中基因组DNA,巢式PCR扩增隐孢子虫核糖体小亚基RNA(SSU rRNA)基因。同时对隐孢子虫阳性样本进行60-kDa糖蛋白(gp60)基因进行巢氏PCR扩增。结果显示,经SSU rRNA基因扩增,实验鼠混合粪便样本中的隐孢子虫的平均感染率为16.6%(84/506),其中小鼠为18.2%(83/457),大鼠为2.0%(1/49)。在实验小鼠粪便样本中共检测到两种隐孢子虫,分别为微小隐孢子虫(C. parvum)(n=39)和泰泽隐孢子虫(C. tyzzeri)(n=33),11份样本为这两种隐孢子虫的混合感染;在实验大鼠粪便样本中仅检测到1种C. parvum。共有71.4%(60/84)的隐孢子虫阳性样本在gp60基因位点扩增成功,且均来自实验小鼠。其中共鉴定出5种C. parvum亚型(IIaA14G2R1、IIaA16G2R1、IIaA17G1R1、IIaA18G2R1和IIaA17G2R1)和2种C. tyzzeri亚型(IXaA6R1和IXbA8)。

  本研究在实验小鼠检测到的前四个C. parvum亚型都首次在啮齿动物中发现,这五种亚型都出现在人体,表明感染该虫种的实验小鼠可能对与其有密切接触的饲养人员、科研人员等的健康构成威胁。

  本文的第一作者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全球健康学院研究生周珊珊,通讯作者为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曹建平研究员和姜岩岩研究员。该文章于2024年12月发表于Parasite. 2024;31:75。

  附件:全文下载


 


[关闭]
上一页:我国报道首例狄氏锥虫感染病例... 下一页:蚊媒宏病毒组病毒覆盖率及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
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网
林业科学数据平台
标本资源共享平台
水产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
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实验细胞资源共享平台
国家标准物质资源共享平台
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气象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地震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国家标准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中国数字科技馆
京离子探针中心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国家计量基标准(物理部分)资源共享基地
国家材料环境腐蚀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平台

电话:021-64377008 传真:021-64377008

地址:上海市瑞金二路207号 邮编:200025

©版权所有:寄生虫种质资源保藏中心 沪ICP备06036728号-7 技术支持:上海庚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