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新闻

关注微信公众号

重要新闻

第四届消除热带病监测响应体系研讨会在沪举办

时间:2018-06-29 15:04 点击数:625 作者:寄生虫病所    

2018625-26日,为推进全球消除热带病进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联合世界卫生组织、瑞士热带病与公共卫生研究所在上海联合举办第四届消除热带病监测响应体系研讨会。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贺青华副局长、上海市卫生计生委赵丹丹副主任、世界卫生组织热带病培训与研究特别规划署(WHO/TDR)主任John Reeder博士、瑞士热带病和公共卫生研究所所长Juerg Utzinger 博士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全球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个热带病防治研究机构以及相关企业的3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此次会议。

本届会议签署了多份双多边热带病合作协议,回顾了各国消除热带病监测响应体系研究进展,探讨了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在推进全球消除热带病进程中的作用,就消除疟疾、血吸虫病及其它蠕虫病控制消除、亚洲输入性寄生虫病监测预警体系优化等主题进行研讨。

今年正值毛泽东同志《送瘟神二首》诗篇发表60周年,大会还举办了《送瘟神二首》诗篇发表60周年纪念活动,以重温毛主席当年消灭血吸虫病的决心,为深入推进我国乃至全球血吸虫病消除进程贡献专业人士的力量。为此,会议还组织了亚洲血吸虫病及其它蠕虫病区域合作网络20周年年会、第二届“一带一路”控制和消除包虫病和囊虫病网络研讨会、中非血吸虫病消除机构网络会议等多个边会。

被忽视热带病危害严重,却常被人类所忽略。近年来,随着埃博拉出血热、寨卡病毒病、登革热等新发或再发热带病疫情的大规模爆发,热带病防控问题逐渐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热点问题。与会专家认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气候环境变化、人员交流越来越多,一个国家的热带病消除单靠一个国家难以完全实现,需要全球公共卫生工作者的共同合作与努力,通过完善全球监测预警系统,全面掌握疫情动态,精准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评估风险与效果,才能可持续地达到热带病的控制和消除目标,这也将促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健康中国2030年规划目标的实现。

首届消除热带病监测响应体系研讨会于20126月在上海,每两年举办一次。六年来,从监测响应体系的概念、作用的提出,现场实践工作的合作开展,至今已开始分享试点成果、交流可持续地推广已有的合作经验,促进了更多的专业机构参与这一合作研究中,包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已开展的中--坦桑疟疾防控试点项目、中--巴新疟疾试点项目,以及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开展的中国-WHO-桑给巴尔血吸虫病防控项目的成果均在会议上作了交流,这些成果已为推进消除热带病监测响应体系建设进程,传播我国热带病经验和技术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与会专家表示,本次会议对讲好中国故事,提出中国方案,促进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以及中非国家在热带病领域的卫生合作起到了推动作用,必将助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


      纪念毛泽东同志《送瘟神 诗二首》发表60周年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贺青华副局长讲话



      上海市卫生计生委赵丹丹副主任致辞



      签署双边合作谅解备忘录



      合影


[关闭]
上一页:圆桌讨论:卫生合作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第四届消除热带病监测响应体... 下一页:包虫病控制:丝绸之路上的新长征 ---第四届消除热带病监测响应体系研讨...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
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网
林业科学数据平台
标本资源共享平台
水产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
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实验细胞资源共享平台
国家标准物质资源共享平台
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气象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地震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国家标准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中国数字科技馆
京离子探针中心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国家计量基标准(物理部分)资源共享基地
国家材料环境腐蚀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平台

电话:021-64377008 传真:021-64377008

地址:上海市瑞金二路207号 邮编:200025

©版权所有:寄生虫种质资源保藏中心 沪ICP备06036728号-7 技术支持:上海庚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