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新闻

关注微信公众号

重要新闻

第二届中蒙双边包虫病等人兽共患病防控合作研讨会在沪顺利召开

时间:2024-07-09 10:44 点击数:479 作者:寄生虫病所    

  2024年6月17日,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二届中蒙双边包虫病等人兽共患病防控合作研讨会”在上海顺利召开。来自世界卫生组织、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蒙古国人兽共患病研究中心、蒙古国兽医研究院、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阿联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等多个机构的20余位专家参会,会议由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重点实验室张颋副研究员和蒙古国人兽共患病研究中心Bolor Bold博士共同主持。

  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李石柱所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回顾了我所与蒙古国家人兽共患病研究中心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历程,强调了加强双方合作的重要公共卫生意义,并提出要以新技术转化应用和人才交流为契机,大力推进中蒙包虫病等人兽共患病防控的合作。蒙古国人兽共患病研究中心所长Amgalanbayar Bandikhuu也发言并对中蒙包虫病等防控合作寄予了美好期望和大力支持。

  研讨会上,Tsogbadrakh Nyamdorj、Chimedtseren Bayasgalan、胡薇、杨诗杰、姜斌、赵艳平等专家学者分享了中蒙两国包虫病和布鲁氏菌病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主题涵盖流行病学、病原生物学以及诊断、传染源控制等防控新技术内容。WHO被忽视热带病部组长Bernadette Abela-Ridder博士、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Marshall Lightowlers教授,阿联酋大学Arve Lee Willingham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胡增运教授、郑金鑫博士,以及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肖宁研究员、钱门宝研究员、钱颖骏副研究员和丁玮助理研究员等分享了各自在蒙古国开展包虫病等人兽共患病防控合作的经验,并就如何制定合作机制、合作重点研究方向、以及申请联合基金等给出了宝贵建议。最后Bernadette Abela-Ridder博士再次肯定了中蒙包虫病等人兽共患病合作的重要意义,建议在蒙古国需要建立一个类似于中国的国家持续性支持的包虫病防控模式或项目;她同时还强调了未来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于疾病防控的重要性、科学性和可重复性。

  此次研讨会在前期合作的基础上,一步探讨了中蒙双方包虫病等人兽共患病防控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与重大需求,促进了科技交流,拓展了合作领域,推动了中蒙包虫病等人兽共患病合作的高质量发展。







[关闭]
上一页:亚太地区疟疾消除技术培训班在上海顺利召开... 下一页:寄生虫病所召开“全国黑热病防治技术方案专家研讨会”...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
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网
林业科学数据平台
标本资源共享平台
水产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
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实验细胞资源共享平台
国家标准物质资源共享平台
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气象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地震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国家标准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中国数字科技馆
京离子探针中心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国家计量基标准(物理部分)资源共享基地
国家材料环境腐蚀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平台

电话:021-64377008 传真:021-64377008

地址:上海市瑞金二路207号 邮编:200025

©版权所有:寄生虫种质资源保藏中心 沪ICP备06036728号-7 技术支持:上海庚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