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新闻

关注微信公众号

重要新闻

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研究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时间:2014-01-14 10:42 点击数:749 作者:shen    

新华网北京 1 8 电(丁可宁、周婷玉):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研究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提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并在一些以湖沼型为主的血吸虫病重点流行地区开展了试点研究,效果显著。

  这是记者8日从在北京召开的中国血吸虫病控制策略研讨会上了解到的。据了解,这一研究成果已全文发表于世界著名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同时研究成果还将作为新的血吸虫病防治策略在我国流行省、县加以推广。

  “我国曾大力采取消灭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和以人畜化疗为主的综合性防治策略,使血吸虫病病人数从1160万下降到2007年的51.6万。”防治血吸虫病新策略研究项目组牵头人、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介绍说。

  王陇德指出,由于近年来频繁的洪涝灾害、全球气候变暖等原因,传统防治策略在湖南、湖北、江西等湖沼型流行地区难以控制与阻断血吸虫病传播,难以避免这些地区的人群重复感染,必须在血防工作思路和防治策略上有新的突破。

  研究组根据耕牛是这些地区血吸虫病的主要传染源、传染性钉螺寿命短于一年等研究基础,提出了以降低人和耕牛粪便污染钉螺孳生地为核心的控制血吸虫病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新策略,并于2005年至2007年在江西省进贤县等地进行了现场验证。验证表明,通过实施封洲禁牧、“以机代牛”、改水改厕、渔船民粪便管理和人居环境改造为主要内容的控制传染源措施,并辅以人群化疗和健康教育等措施,试点村人群血吸虫感染水平出现显著下降,原高度、中度流行村人群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下降了90%以上和75%以上。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王宇表示,这项研究成果为全球血吸虫病防治策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血吸虫病在我国有2100多年的流行历史,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

 


[关闭]
上一页:全国血吸虫病健康教育试点工作总结会在宁波召开... 下一页: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办对第六轮次级执行单位开展督导...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
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网
林业科学数据平台
标本资源共享平台
水产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
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实验细胞资源共享平台
国家标准物质资源共享平台
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气象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地震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国家标准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中国数字科技馆
京离子探针中心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国家计量基标准(物理部分)资源共享基地
国家材料环境腐蚀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平台

电话:021-64377008 传真:021-64377008

地址:上海市瑞金二路207号 邮编:200025

©版权所有:寄生虫种质资源保藏中心 沪ICP备06036728号-7 技术支持:上海庚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