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新闻

关注微信公众号

重要新闻

卫生行业标准《隐孢子虫病的诊断》发布与实施

时间:2016-10-08 10:58 点击数:380 作者:寄生虫病所    

为进一步规范全国各级医疗和疾病预防控制等机构对隐孢子虫病的诊断,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牵头,联合河南农业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从事隐孢子虫病研究的专家,共同起草了我国卫生行业标准《隐孢子虫病的诊断》(WS/T 487-2016),对隐孢子虫病的诊断依据、诊断原则、诊断和鉴别诊断等做出了详细的规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为曹建平、沈玉娟、官亚宜、张龙现、冯耀宇、尹建海、姜岩岩和郑彬。

该标准于2016520日发布,将于20161015日实施,将为我国人体隐孢子虫感染调查和隐孢子虫病的临床诊治提供技术支持。

隐孢子虫病是由隐孢子虫感染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属新发传染病,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世界六大腹泻病之一,是亚非国家2岁以下儿童腹泻第二常见的病原。由于隐孢子虫卵囊对余氯有很强的抵抗力,常规氯消毒无法有效杀死水中的隐孢子虫,使得经饮用水和娱乐用水等成为传播该病的主要方式,也可经被卵囊污染的果汁和食物等传播。例如,1993年春美国威斯康辛州密尔沃基市发生自来水污染造成的隐孢子虫病大暴发,导致40万人水样腹泻,100多人死亡,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此外,隐孢子虫分布极为广泛,目前已遍及除南极洲外的100多个国家的300多个地区。为此,美国等发达国家将隐孢子虫列入腹泻症候群监测的重要病原,以应对因该虫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国于1987年在南京首次报道人体感染病例, 此后陆续在江苏、安徽、山东、湖南、云南、黑龙江、河南、上海、广东等地均有人体隐孢子虫感染的报道,感染率1.33%13.49%

 


[关闭]
上一页:党志胜同志参加中华预防医学会疫苗与免疫青年人才托举项目培训... 下一页:寄生虫病所举办常见寄生虫病防治技术培训班...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
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网
林业科学数据平台
标本资源共享平台
水产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
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实验细胞资源共享平台
国家标准物质资源共享平台
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气象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地震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国家标准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中国数字科技馆
京离子探针中心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国家计量基标准(物理部分)资源共享基地
国家材料环境腐蚀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平台

电话:021-64377008 传真:021-64377008

地址:上海市瑞金二路207号 邮编:200025

©版权所有:寄生虫种质资源保藏中心 沪ICP备06036728号-7 技术支持:上海庚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