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公众号
时间:2019-06-12 14:14 点击数:2956 作者:郑琪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有机会检测血常规,通常人们并不了解寄生虫感染可造成血常规异常。下面我们来特别为您介绍一些典型的由寄生虫病感染引起的血常规指数变化,其中以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这个指标尤为重要。
寄生虫感染可以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比如血吸虫病患者在其急性期发作期,病人的外周血象嗜酸性粒细胞会显著地升高。这是血吸虫病的主要血常规化验特点。很多病人的白细胞总数常常在10乘10的9次方每升以上,白细胞中嗜酸性粒细胞可以占到20~40%,严重者最多可以达到90%以上。
慢性血吸虫病的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呈现轻度增多,其增幅在20%以内。对于极危重的急性血吸虫病患者,其嗜酸性粒细胞常常不增多,甚至是消失。因为对于晚期血吸虫病的患者,常常因为脾功能亢进,而引起白细胞减少,甚至是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减少。
多种蠕虫与某些原虫感染常伴有周围血液及虫体(或卵)所在局部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其中以组织(血内)寄生的血吸虫﹑肺吸虫﹑丝虫﹑旋毛虫﹑猪囊虫等感染以及内脏幼虫移行症较为明显。
除此而外,嗜酸性粒细胞与肾上腺功能状态有关﹑当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时,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某些皮肤病﹑过敏性疾病﹑热带嗜酸性细胞增多症﹑急性传染病恢复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均可不同程度增高,临床上为了诊断某些寄生虫病的需要,将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分类百分比作为疾病辅助诊断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
如由蛔虫引起的蛔蚴性肺炎,可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畏寒发热,主要是由于蛔蚴虫在人体肺内移行所致。
如在旋毛虫病的急性期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记数可达10-20ⅹ109/L之间,分类百分比中嗜酸性粒细胞占10%-40%,最高达75%。(正常值0.03-0.44ⅹ109/L)
如广州管圆线虫病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急剧的头痛,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一般在分类百分比中嗜酸性粒细胞大于10%,在其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也明显升高。
如亚洲带绦虫病血中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记数可达1.0ⅹ109/L,分类百分比中嗜酸性粒细胞亦可不同程度增高。
再如由于吃了未煮熟的蟹,虾而得肺吸虫病,其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记数可达4.0-5.0ⅹ109/L或更高,分类百分比中嗜酸性粒细胞占10-50%。
另外,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寄生虫病还有华枝睾吸虫病﹑钩虫病﹑鞭虫病﹑粪类圆线虫病等,为此当疑似寄生虫病时增做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记数和分类百分比,对临床诊断相关寄生虫病颇有帮助。
但是如果想明确是否患寄生虫感染,单做血常规检查是不够的,患者还需要做粪便检查。只有在粪便中查到成虫或虫卵,才能明确诊断有寄生虫感染的情况。身体感染寄生虫,通过血常规检查,化验单上面会表现出是嗜酸性细胞不同程度升高。所以这是一个重要的提示。
不同寄生虫其确诊方法也不同。一般对于蛔虫、蛲虫、钩虫可采用粪便涂片法、清水淘洗、盐水漂浮法等病原学检查的方法,可查到虫卵或成虫,B超和逆行胰胆管造影有助于胆道、胰腺等寄生虫的诊断。对于弓形虫、隐孢子虫等原虫感染,可通过检测抗体等方法进行检查等。寄生虫尿液中的寄生虫及虫卵多为标本污染所致,如阴道毛滴虫多来自女性阴道分泌物,乳糜尿中可检查出微丝蚴。此外,感染后,患者还可出现发热、腹痛、皮疹、厌食、体重下降等症状,也可作为初步诊断依据。
所以,当您发现自己的嗜酸性粒细胞升高了,请不要忽略它,因为这有可能是一个你已经感染寄生虫了的提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