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专栏

关注微信公众号

人体寄生虫专栏

鼠类是传播多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罪魁祸首

时间:2019-07-30 12:52 点击数:2542 作者:沈海默

  

       谈起老鼠人们往往想到乡下农村鼠害多,其实对生活在繁华大都市的人而言,老鼠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偶从媒体报纸上看到因市政动迁需要拆迁大批市内民宅或厂房仓库时,捅掉不少老鼠窝,使大小老鼠满街乱窜的报道,殊不知一些生活在我们周围常见的一些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它们却是传布人体多种疾病的传染源,其危害可谓罄竹难书。它们除可传布鼠疫、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猴痘等可使人体致死的传染病外,还可传布多种危害人体的健康的寄生虫病。如大家较为关注的今年7-8月份北京发生广州管圆线虫病暴发流行,就是因食入福寿螺肉内的广州管圆线虫3期幼虫所致,而广州管圆线虫3期幼虫就是来自寄生鼠类肺部的广州管圆线虫雌性成虫产卵孵出1期幼虫,排到外界钻入福寿螺体内进一步发育所致。再如在云南、广西等地曾流行暴发多起人体感染旋毛虫病的报告,经调查发现当地一些老鼠感染旋毛虫可高达15%,这些含旋毛虫的阳性老鼠又经常出没于人房与猪圈间,使人、猪感染旋毛虫病的机会大大增加,并使旋毛虫在鼠类之间互相传播,形成威胁当地人体健康的自然疫源地。


       近几年,曾有一些教学科研单位为了摸清鼠类自然感染人兽共患寄生虫的种类,分别诱捕到住家和饲养动物圈舍附近的黄胸鼠74只,褐家鼠51只,小家鼠68只共计193只老鼠。然后检查这些鼠的粪便,各种组织和器官,结果查到微小隐孢子虫、溶组织内阿米巴、结肠小袋纤毛虫、卡氏肺孢子虫、弓形虫等5种原虫;查到吸虫4种为华支睾吸虫(肝吸虫)、横川后殖吸虫、圆圃棘口吸虫移睾吸虫;查到2种绦虫为长膜壳绦虫与西里伯瑞列绦虫;查到线虫4种为旋毛虫、广州管圆线虫、肝毛细线虫与东方筒线虫,共计有15种人兽共患寄生虫。


       鼠科有500余种,啮齿动物,其成员非常多样化。可以分成几个亚科,其中多数成员属于鼠亚科。鼠科中鼠属的黑家鼠、褐家鼠和小鼠属的小家鼠随着人类到达了世界各地,是最成功最常见的哺乳动物,一般视为害兽,也被培养出白化品种供医药试验用。除了人为扩散的种类外,鼠科的自然分布则只限于旧大陆,其中有不少种类分布局限,也有一些种类濒于灭绝或者已经灭绝。鼠科有两个分布中心,一个分布中心是亚洲南部到大洋洲一带,其中以南洋群岛属种最为丰富,另一个分布中心是非洲,其种类少于上一地区。这两个地区分别拥有各自的属种,只有小鼠属等极少数为两个地区所共有。除了随着人类传播的几种家鼠以外,鼠科只有姬鼠属和巢鼠属两个属可见于欧洲和亚洲北部,拟家鼠等少数种类分布于亚洲其它地区以外,鼠科的其它种类均局限于这两个地区


       由于鼠类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有着密切关系,不仅对农作物及粮食衣物等造成严重破坏,而且可把自然界流行的一些动物性疾病和上述所查出的种种寄生虫病原均可传播给人体。可见鼠类在公共卫生、流行病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鼠类是传播多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罪魁祸首。我们必须保持高度清醒的认识,消灭鼠害我们决不可等闲视之,一定要造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局面,在冬季来临之前,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灭鼠,是我们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任务。


12-1老鼠.jpg

12-2老鼠可传播的寄生虫.jpg

老鼠所致寄生虫病


[关闭]
上一页:宠物与人相通的寄生虫病... 下一页:当心以头痛为主要症状的恶性疟...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
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网
林业科学数据平台
标本资源共享平台
水产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
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实验细胞资源共享平台
国家标准物质资源共享平台
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气象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地震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国家标准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中国数字科技馆
京离子探针中心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国家计量基标准(物理部分)资源共享基地
国家材料环境腐蚀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平台

电话:021-64377008 传真:021-64377008

地址:上海市瑞金二路207号 邮编:200025

©版权所有:寄生虫种质资源保藏中心 沪ICP备06036728号-7 技术支持:上海庚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