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公众号
时间:2019-07-30 12:43 点击数:1685 作者:蔡玉春
人们或许知道一些关于癫痫、感觉和运动障碍、脑膜脑炎、颅内压增高等神经系统损害的表现,也了解一些诸如神经衰弱综合症、反应迟钝、记忆衰退、性格改变、智能减退及痴呆,甚至急性精神错乱、狂妄、幻觉、兴奋、朦胧、木僵或昏睡等精神障碍。然而人们对于寄生虫感染成为以上病患的病因则可能不甚了解或未引起警惕。
其实可引起以上表现的寄生虫还真不少,其中由原虫感染引起的有脑型疟疾、弓形虫脑病、阿米巴性脑膜脑炎、阿米巴性脑脓肿、锥虫病;吸虫感染引起的脑型血吸虫病、脑脊髓型并殖吸虫病;绦虫感染引起的猪带绦虫囊尾蚴病(囊虫病)、脑棘球蚴病(包虫病)及裂头蚴病;线虫感染引起的旋毛虫病、广州管圆线虫病、弥散性粪类圆线虫病、蛔虫性脑病、脑颚口线虫病、脑犬弓首线虫病等。这些寄生虫病中以脑囊虫病最常见,在囊虫病中的发生率可达45%-75%,甚至更高,弓形虫感染不仅可获得于后天,而且可通过胎盘感染,成为新生儿致畸、致残的重要原因。旋毛虫病、广州管圆线虫病、棘颚口线虫病则常有共同进餐以后爆发或群体发病的特点。弥散性粪类圆线虫病、增殖型裂头蚴病、弓形虫脑炎等可发生于长期大剂量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以及艾滋病患者,脑型疟可有在疫区(如非洲)生活逗留的经历。以上的寄生虫病出锥虫病流行于非洲,其余在我国都有流行或病例报告。
当寄生虫病患者出现神经系统损害和精神障碍时,不仅表明病情相当严重,而且由于病变的性质与程度的不同,治疗的难度与效果有很大的差异,有些病人可终生残疾,有的可丧命。相对于后期治疗的困难,通过以下预防寄生虫感染的措施可事半功地控制这类寄生虫病的严重危害。
1. 保护环境,严格粪便无害化处理,保障安全供水,人人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饮食卫生,可预防因食入被人、畜粪便中寄生虫虫卵、感染期幼虫的寄生虫病,例如囊虫病,包虫病,裂头蚴病。
2. 健康的饮食行为,不生食或不吃未煮熟的各种肉类、鱼类、蟹、虾、螺类、蛙以及各种野生动物,包括不饮用其血液和胆汁,可预防旋毛虫病、广州管圆线虫病、裂头蚴病、弓形虫病、颚口线虫病以及与囊虫病密切相关的带绦虫。
3. 预防经皮肤、黏膜感染寄生虫,例如不在疫水中游泳可预防血吸虫病、致病性自由生活阿米巴感染;不用蛙肉敷贴皮肤或创面,可预防裂头蚴侵入;注意隐型眼镜的保洁消毒可预防棘阿米巴从角膜及黏膜进入身体;做好防蚊、灭蚊,可预防媒介昆虫传播的寄生虫病如疟疾、锥虫病等。
4. 控制传染源,用病原学和血清学技术,及时发现寄生虫病人、带虫者及密切接触的感染家畜和宠物,从源头上消除对他人与自身的威胁。
5. 加强饮食与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严格检疫,防止人兽共患病和媒介传播寄生虫病的输入或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