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科研动态

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新进展(3)我国并殖吸虫的遗传变异研究取得重大成果

时间:2014-01-14 10:49 点击数:785 作者:shen    

并殖吸虫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我国分布广、危害大、病原复杂的重要寄生虫病。本项目针对与该病发生与流行密切相关的病原学问题,应用经典与现代生物学技术,开展深入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11个省(区、市)重要流行区,采集自然感染的溪蟹,分离囊蚴并感染动物获得不同虫种各发育期的虫体,对各种群样本系统、全面地进行形态学、生态学、染色体核型及遗传信息DNA序列分析、绘制基因遗传树研究,综合显微与超微结构、细胞与分子水平的生物学特征、流行病学与临床研究发现,澄清了长期混淆并有待解决的问题,即斯氏并殖吸虫与四川并殖吸虫为同一虫种,后者为斯氏并殖吸虫的同种异名;证明福建的泡囊并殖吸虫与日本的宫崎并殖吸虫均为斯氏并殖吸虫的同种异名;三并正并殖吸虫命名需修正,仍应列入并殖属;异盘并殖吸虫与团山并殖吸虫为同种异名;对比较少见的我国5种并殖吸虫从囊蚴和/或成虫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确定了它们的分类地位:即河口并殖吸虫与斯氏并殖吸虫接近,而勐腊、白水河、曼谷、与象山并殖吸虫彼此较为接近,但又互相独立,分类地位介于斯氏与卫氏并殖吸虫之间。以上结果在并殖吸虫病的临床医学、免疫学及流行病学与防治实践方面均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建立可对仅含1个虫卵或囊蚴极微量标本的并殖吸虫DNA扩增检测技术、为并殖吸虫防治研究与监测提供了高效、敏感的检测与虫种鉴定手段。

现场调查结合自1930年首次报道以来国内外几乎全部有关我国该病及其病原近800篇的报告,全面、系统地综合分析了我国25个省644个县(市)并殖吸虫病的病原、发生与流行,绘制了准确到县的全国并殖吸虫分布图,为并殖吸虫病防治研究及监测提供了详尽、可靠的科学资料。

本成果内容丰富,通过先进的研究手段和大量研究实践,获得资料系统、全面,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为近30年来国内外所未见,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对并殖吸虫病的防治和科研具有指导意义,达到国际先进。

 

 

 


[关闭]
上一页:卫生部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概况... 下一页: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新进展(2)建成了“人体寄生虫和媒介标本馆”...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
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网
林业科学数据平台
标本资源共享平台
水产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
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实验细胞资源共享平台
国家标准物质资源共享平台
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气象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地震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国家标准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中国数字科技馆
京离子探针中心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国家计量基标准(物理部分)资源共享基地
国家材料环境腐蚀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平台

电话:021-64377008 传真:021-64377008

地址:上海市瑞金二路207号 邮编:200025

©版权所有:寄生虫种质资源保藏中心 沪ICP备06036728号-7 技术支持:上海庚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