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科研动态

BMSA1和BMSA5-1-1蛋白对田鼠巴贝虫感染的保护作用研究

时间:2025-03-14 11:36 点击数:168 作者:寄生虫病所    

  红细胞内寄生虫田鼠巴贝虫(Babesia microti)是导致人类巴贝虫病最重要的病原体之一,已成为全球人类健康的新兴威胁。解析该病的致病分子机制对开发新型诊断和预防方法至关重要。本研究评估了田鼠巴贝虫表面抗原1(BMSA1)和血清反应性抗原5-1-1(BMSA5-1-1)预免疫对感染的防护作用。结果显示,500微克/毫升的重组BMSA1(rBMSA1)和重组BmSA5-1-1(rBmSA5-1-1)在体外分别对田鼠巴贝虫入侵产生42.0±3.0%和48.0±2.1%的抑制率。血涂片分析表明,在感染后第7天(dpi),rBMSA1组、rBmSA5-1-1组与仅感染田鼠巴贝虫的对照组相比,感染峰值分别为19.6%、24.7%和46.7%。血常规检测显示,在0-28 dpi期间,两个抗原组的白细胞、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感染对照组。此外,两组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7A(IL-17A)水平持续高于感染对照组,而IL-10水平则低于对照组。研究表明,这两种潜在疫苗候选蛋白通过增强宿主免疫应答,能够在体外和体内部分抑制田鼠巴贝虫感染。

  本文第一作者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健教中心蔡玉春。陈家旭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附件:全文下载





[关闭]
上一页:Past, present and future epidemiolo... 下一页:田鼠巴贝虫入侵相关肝素结合蛋白质组学鉴定和功能研究...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
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网
林业科学数据平台
标本资源共享平台
水产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
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实验细胞资源共享平台
国家标准物质资源共享平台
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气象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地震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国家标准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中国数字科技馆
京离子探针中心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国家计量基标准(物理部分)资源共享基地
国家材料环境腐蚀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平台

电话:021-64377008 传真:021-64377008

地址:上海市瑞金二路207号 邮编:200025

©版权所有:寄生虫种质资源保藏中心 沪ICP备06036728号-7 技术支持:上海庚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