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科研动态

Serological Comparison of Native Antigen ELISAs with Rapid ICT Test Kits for the Diagnosis of Human Alveolar and Cystic Echinococcosis in China

时间:2024-06-17 13:47 点击数:359 作者:寄生虫病所    

  包虫病是一种严重且致命的人畜共患病,主要由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引起,分别导致囊型包虫病(CE)和泡型包虫病(AE)。现有的包虫病诊断方法主要依靠影像技术,如超声、CT和MRI,但这些方法无法准确区分不同类型的包虫病,需要一种有效的补充诊断方法。血清学检测,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层析试剂盒(ICT),已被广泛应用于包虫病的诊断。本研究比较了ELISA和ADAMU-AE/CE商业化ICT试剂盒在诊断AE和CE方面的诊断性能。受试样本包括370名临床确诊病例样本,以及3923名儿童/青少年血清样本。天然抗原ELISA检测了所有血清。ADAMU-AE/CE检测试剂盒用于检测370名临床确诊病例和251名儿童/青少年的血清,其中儿童/青少年的ELISA抗体均呈阳性,但超声呈阴性。对89例AE和164例CE病例进行了血清学检查和超声分类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进行Kappa一致性分析比较天然抗原ELISA和ADAMU试剂盒的诊断性能和超声成像结果。结果显示,两种诊断方法在诊断AE和CE方面的一致性较差,但ICT试剂盒与超声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63)。此外,在251名血清抗体双阳性的儿童和青少年中,只有1例通过ADAMU-AE试剂盒检测为阳性,并在后续的超声检查中确认为新病例,而其余250例均为阴性。ELISA不能很好地区分临床诊断的AE和CE病例。相比之下,ADAMU-AE和ADAMU-CE商业化ICT试剂盒能够区分AE和CE病例,AE和CE的特异性分别为99%和100%。这些结果表明,ADAMU-AE/CE试剂盒在诊断疑似AE/CE病例的临床环境中被证明是可靠、准确和简便的诊断工具,而天然抗原ELISA检测可以提供人感染棘球蚴水平的有用信息。这些发现强调了不同诊断方法在包虫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证明了ICT试剂盒在临床诊断中的潜力,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本文第一作者是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杨书鲲副主任医师,通讯作者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的张颋副研究员和宁夏医科大学的杨玉荣教授,该文于2024年2月发表于《Tropical Medicine and Infectious Disease》杂志。

  附件:全文下载






[关闭]
上一页:湖北钉螺基因组发布... 下一页:新型芳香杂环取代的氨基脒类衍生物对美洲钩虫的作用效果研究...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
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网
林业科学数据平台
标本资源共享平台
水产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
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实验细胞资源共享平台
国家标准物质资源共享平台
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气象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地震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国家标准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中国数字科技馆
京离子探针中心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国家计量基标准(物理部分)资源共享基地
国家材料环境腐蚀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平台

电话:021-64377008 传真:021-64377008

地址:上海市瑞金二路207号 邮编:200025

©版权所有:寄生虫种质资源保藏中心 沪ICP备06036728号-7 技术支持:上海庚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