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科研动态

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后小鼠脑内长链非编码RNA的鉴定与共调控模式分析

时间:2024-06-12 09:17 点击数:540 作者:寄生虫病所    

  广州管圆线虫病是一种有高传染风险的新发传染病,广州管圆线虫幼虫迁移到小鼠脑中,引起脑肿胀和出血等症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控制寄生虫感染中具有潜在作用, 然而,这类分子在广州管圆线虫感染中的作用尚未完全明确。

  本研究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的资助下,聚焦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后小鼠脑组织炎症情况以及脑内lncRNA的差异表达情况,分析lncRNA在感染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小鼠后,会引起脑组织的炎症反应与机械损伤,并且炎症与损伤程度会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而加重。脑组织内lncRNA也会发生差异表达,其表达量会在感染期间出现表达波动。此外,GO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表明差异表达的基因主要与免疫系统过程和炎症反应相关。lncRNA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调控mRNA从而发挥调节作用,因此通过构建差异表达的lncRNA与mRNA之间的共表达环状图,PPI网络图和lncRNA-miRNA网络图,可以进一步分析差异表达的lncRNA的功能。以上结果表明,小鼠脑内差异表达的lncRNA可能在广州管圆线虫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该文第一作者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程东慧,通讯作者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张仪研究员。该文张仪研究员课题组发表于Parasites & Vectors. 2024.17(1):205. Doi:10.1186/s13071-024-06278-6.

  附件:全文下载




[关闭]
上一页:云南省宠物犬体内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感染情况及遗传特征研究... 下一页:Comment on imported malaria associa...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
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网
林业科学数据平台
标本资源共享平台
水产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
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实验细胞资源共享平台
国家标准物质资源共享平台
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气象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地震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国家标准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中国数字科技馆
京离子探针中心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国家计量基标准(物理部分)资源共享基地
国家材料环境腐蚀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平台

电话:021-64377008 传真:021-64377008

地址:上海市瑞金二路207号 邮编:200025

©版权所有:寄生虫种质资源保藏中心 沪ICP备06036728号-7 技术支持:上海庚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