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科研动态

首次在缅甸人群发现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及新基因型

时间:2020-02-18 08:18 点击数:678 作者:寄生虫病所    

毕氏肠微孢子虫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肠道原虫,可感染包括人在内的几乎所有脊椎动物,被美国国立变态反应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定为B类优先病原体。感染引起的毕氏肠微孢子虫病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

为了解缅甸人群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情况,本研究在缅甸掸邦佤族人群开展毕氏肠微孢子虫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基因分型研究。共收集缅甸掸邦省邦康市4个村的人体粪便样本172份,通过PCR扩增毕氏肠微孢子虫rRNA基因ITS区及序列分析,发现共15人感染毕氏肠微孢子虫,平均感染率为8.72%。鉴定到6个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包括2个已知基因型:Peru6(n = 10)和D(n = 1),以及4个新基因型:MMR23(n = 1), MMR25(n = 1), MMR86(n = 1)和MMR87(n = 1)。基因型Peru6为该地区的人群优势基因型(10/15, 66.7%)。同时发现,在1个家庭中有2名成员同时感染基因型 Peru6,因此在研究人群中存在毕氏肠微孢子虫人源性传播的可能。系统发育分析显示,本研究鉴定的6个基因型均被归入到具人畜共患性的Group 1,结合基因型Peru6和D的宿主范围,表明在研究人群中存在毕氏肠微孢子虫动物源性传播的可能性。研究结果为该地区预防微孢子虫病的防治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该文第一作者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沈玉娟研究员,通讯作者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曹建平研究员和哈尔滨医科大学刘爱芹教授。该文于2020年1月13日发表在《BMC Microbioly》上。

附件:全文下载



[关闭]
上一页:中国片形吸虫病的流行和影响因素... 下一页:中国血吸虫病国家防治规划中钉螺控制措施SWOT分析...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
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网
林业科学数据平台
标本资源共享平台
水产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
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实验细胞资源共享平台
国家标准物质资源共享平台
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气象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地震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国家标准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中国数字科技馆
京离子探针中心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国家计量基标准(物理部分)资源共享基地
国家材料环境腐蚀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平台

电话:021-64377008 传真:021-64377008

地址:上海市瑞金二路207号 邮编:200025

©版权所有:寄生虫种质资源保藏中心 沪ICP备06036728号-7 技术支持:上海庚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