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新闻

关注微信公众号

重要新闻

我所召开图书馆新馆今后发展研讨会

时间:2014-01-14 10:37 点击数:814 作者:shen    

2007 15 ,我所召开图书馆新馆今后发展研讨会,会议首先由朱良同志汇报图书馆新馆搬迁工作进程及新馆布局和筹划数字化建设。他还就管理理念、新馆布局、发展方向、2007年工作重点等方面作了说明。

随即专家、学者相继发言,大多数学者认为我所图书馆应定位在全国性寄生虫病学专业的水平上,要有特色,要发挥专业杂志的优势,面向全国,服务全国。由于我所工作重点由科研转向防治,图书馆也要转型,采购图书不仅要寄生虫领域的,也需要与寄生虫病(学相关领域的,诸如流行病学、社会医学、生态学、土壤学、气象学、地理信息、社会学、人类学等相关交叉学科的书籍;工具书大大增加和重要的外文词典,应注意音像、多媒体的收集。在对待馆藏图书时专家们认为我所有一些经典的期刊现存稀少,文革期间都没有停购,要保留好,如象 Advances in Parasitology 类的尽可能补齐,对于老的资料处理一定要慎重。并强调新馆藏书分类要规范严紧。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不能放松。信息系统的建设要依托其他平台如疾控中心,以少的投入,获取更大的服务。

周晓农副所长作总结发言,他希望我所的图书馆应定位在国家级的水平上,要有比较完整的寄生虫学包括热带病学资料和信息,服务于全国。我们的图书馆以前是一流的专业图书馆,要保护好馆藏。以往好的规范和做法要继承与发扬, 如何为科研人员服务,要以图书馆专业来做,每年做好调查研究,通过借书,收集信息加以完善,期刊图书工具书地图要补缺,在整理时要带思维、发展、查新,网络电子化是趋势,把图书和网络充分利用起来,出国人员的资料要收集,和外事、科技处联系,论文应收集,这是一种服务。增加硬件建设,包括多媒体等。

许学年副所长认为旧书要做出处理,要保留的应重新装订,实物图书和虚拟网络并重。图书应在寄生虫、生物、医学、网络都有发展。硬件有了,管理要跟上,图书馆的卫生工作也要形成一种制度。

   最后蔡继红书记强调,我们图书馆的今天是几代人累积的财富,图书馆是文化建设的一个部分,要带动全所的学术气氛,并寄予很大的希望。

   本次研讨会互通了信息明确了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信息中心

                                  〇〇七年一月十六日


[关闭]
上一页:包虫病救治方案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下一页:上海市卫生局领导到寄生虫病所现场调研...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
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网
林业科学数据平台
标本资源共享平台
水产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
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实验细胞资源共享平台
国家标准物质资源共享平台
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气象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地震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国家标准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中国数字科技馆
京离子探针中心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国家计量基标准(物理部分)资源共享基地
国家材料环境腐蚀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平台

电话:021-64377008 传真:021-64377008

地址:上海市瑞金二路207号 邮编:200025

©版权所有:寄生虫种质资源保藏中心 沪ICP备06036728号-7 技术支持:上海庚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