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新闻

关注微信公众号

重要新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共同主办全球健康高峰论坛暨全球健康学院成立仪式

时间:2019-06-18 17:02 点击数:859 作者:寄生虫病所    

2019年616日上午,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全球健康高峰论坛暨全球健康学院成立仪式在上海顺利举行。会议签署了共建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和全球健康学院战略合作协议,宣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全球健康学院正式成立。

开幕式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范先群致欢迎辞,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所长周晓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江帆分别介绍了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建设情况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基本情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吴正一主持开幕式。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教司吴沛新副司长、中国疾控中心冯子健副主任、上海市卫生健康委衣承东副主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桑标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范先群、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党委书记陈晓红见证下,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所长周晓农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陈国强签署了共建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和全球健康学院战略合作协议。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曾益新、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康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范先群、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党委书记陈晓红共同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全球健康学院揭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任全球健康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任院长。

全球健康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陈竺院士特意发来祝贺视频,他指出,健康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也是文明进步的终极目标,随着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潮流的主题,全球健康成为地球村的主要课题之一。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和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推动之下,全球健康合作风起云涌、势不可挡。全球健康学院的成立是合作双方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健康丝绸之路作出重要贡献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体现了双方领导和专家们的远见卓识。他期望,全球健康学院能够取得成功,为“健康中国”、“健康丝绸之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让中国模式、中国智慧在全球化进程中更好地给全人类带来福祉。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曾益新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讲话。他要求,坚守初心,务实担当,树立全球思维,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形成充满活力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不断加强热带医学领域的科技创新,梳理“卡脖子”的重大技术瓶颈,瞄准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推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取得突破,加速研究成果向应用转化,将中国标准转化为全球标准,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将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和全球健康学院办成吸纳国际先进经验、推动我国和国际健康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促进资源的开放共享和信息的互联互通,发挥双方优势,跻身世界一流。

全球健康学院院长高福院士表示,要把发展全球健康学院的使命和责任担当起来,要将学院建设成为为全球健康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重要抓手,真正变成世界的全球健康学院!他呼吁全球健康治理,一定要做到公共卫生第一,公共卫生与疾病防控优先,承诺要句句有行动、事事有落实,努力干活,共同建好全球健康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陈国强院士强调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聚焦热带病与突发传染病、全球卫生政策与标准、全球妇幼卫生、全球营养与食品安全、全球精神卫生等五大发展方向,开展多学科合作,推动全球健康发展。他认为,伟大梦想是拼出来的,要携起手来,共同应对挑战与机遇,为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伟大梦想而努力奋斗。

当天的学术论坛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教授做《一带一路倡议与中非合作:以公共卫生与疾病控制为优先》专题讲座,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康乐教授做《农药与人类健康》专题讲座,《柳叶刀》亚洲执行主编Helena Wang博士做《中国、全球健康和柳叶刀杂志》专题讲座。

作为全国首家成立的全球健康学院,今后将以建设国际一流全球健康学科为发展目标,培养具备扎实学科基础和全球视野的全球健康领军人才,共同在热带病防控、生命全周期健康、全球卫生政策与治理等方面,推动全球健康学的发展,促进中国方案、中国产品更好地为全球人类健康服务,为我国参与全球健康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寄生虫病所 办公室)







[关闭]
上一页:寄生虫病所参加中国疾控中心党支部书记“微党课”比赛活动... 下一页:国家卫生健康委曾益新副主任赴寄生虫病所调研...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
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网
林业科学数据平台
标本资源共享平台
水产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
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实验细胞资源共享平台
国家标准物质资源共享平台
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气象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地震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国家标准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中国数字科技馆
京离子探针中心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国家计量基标准(物理部分)资源共享基地
国家材料环境腐蚀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平台

电话:021-64377008 传真:021-64377008

地址:上海市瑞金二路207号 邮编:200025

©版权所有:寄生虫种质资源保藏中心 沪ICP备06036728号-7 技术支持:上海庚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