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公众号
时间:2014-01-14 10:45 点击数:693 作者:寄生虫病所
2011年6月中旬,为促进我国黑热病防治工作,并为防治策略提供基础数据,寄生虫病所协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喀什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伽师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新疆黑热病主要流行区开展了黑热病媒介的监测和调查工作。
此次调查工作选择了两种类型的流行区,即在荒漠型流行区伽师县卧里托格拉克乡和人源型流行区喀什市郊的伯什克拉木乡和浩罕乡展开。调查监测在坟地,畜圈,人房等不同生态环境中进行,主要对白蛉种类,密度,自然感染和孳生地等情况展开。截至6月底,已解剖鉴定白蛉200余只,仅发现长管和吴氏两种白蛉,其中吴氏白蛉仍为优势蛉种,约占80%以上,尤其在坟地处,其比例甚至高达100%;发现可疑利什曼前鞭毛体阳性白蛉两株,已接种于3N培养基;采集白蛉胃血标本20余份,其确切来源有待进一步实验室检测。